前一篇<喜愛我們網站的訪客>講的是訪客對於我們網站的「忠誠度」、「喜愛」與「習慣」先到的網頁是那些,透過這些資料針對不同的網頁(直接流量的「到達頁面」)來做相關的設計與優化。

流量來源底下的各個報表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訪客的來源以及透過哪些管道進入到我們的網站。而流量來源主要分為四個:直接流量、搜尋流量、推薦連結流量、廣告活動(若沒有另外設定廣告活動,則只會看到前三種流量來源)。
前一篇<喜愛我們網站的訪客>講的是訪客對於我們網站的「忠誠度」、「喜愛」與「習慣」先到的網頁是那些,透過這些資料針對不同的網頁(直接流量的「到達頁面」)來做相關的設計與優化。
流量來源底下的各個報表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訪客的來源以及透過哪些管道進入到我們的網站。而流量來源主要分為四個:直接流量、搜尋流量、推薦連結流量、廣告活動(若沒有另外設定廣告活動,則只會看到前三種流量來源)。
前一篇流量來源總覽有提到,流量來源包含五大部分:來源、搜尋引擎最佳化、社交、費用分析、廣告,今天就來談談[來源]裡面的[直接]。
流量來源底下的各個報表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訪客的來源以及透過哪些管道進入到我們的網站。而流量來源主要分為四個:直接流量、搜尋流量、推薦連結流量、廣告活動(若沒有另外設定廣告活動,則只會看到前三種流量來源)。
ちょっと待って!
在正式進入正文之前,先來介紹一下在Google Analytics報表裡一直出現的[來源]與[媒介],先了解這兩個的定義,也方便之後的說明與設定。
根據Google Analytics的說明:
來源:替您網站帶來流量的搜尋引擎或推薦連結網域,例如 google (搜尋引擎) 或 google.com (網域)。不是由搜尋引擎結果或網域中推薦連結所帶來的直接流量,都會以「(直接)」表示。
媒介:包含您網站連結的網站內容類型。舉例來說,如果流量是由隨機搜尋結果中連結所帶來的,媒介就會以「隨機」表示;如果流量是由橫幅廣告中連結所帶來的,媒介則會以「橫幅廣告」表示。至於未由任何連結所帶來的直接流量,媒介會以「(無)」表示。
簡單來講,來源就是幫我們網站帶來流量的地方,不管是從Google 搜尋引擎來的、痞客邦 PIXNET、facebook來的、還是AIRNET網域來的,這些都稱為來源。而媒介就是這些來源的類型(方法),大致上分為幾種:直接、推薦、搜尋、廣告、自訂(自己定義的參數)。
目標對象報表,讓我們知道網站上訪客的背景、所使用的相關技術以及行為等數據,透過這些資料可以改善我們網站的版型和架構。有了訪客背景及相關資訊之後,接者我們要開始進行網站的流量分析、內容分析、轉換分析。
接下來的幾天,按照Google Analytics(分析)的排列,要介紹給大家的是--「流量來源」。
瞭解網站流量的來源,您就能決定廣告和網站最佳化的重點。
沒錯!
如果我們能了解網站流量的來源,我們就可以更精準地投放廣告在對我們網站有效益的來源之處,提高廣告活動的效益,可以知道網站內容與廣告訴求是否一致,也可以了解網站優化、最佳化的地方是哪裡。
上兩篇介紹了「訪客的背景」與「訪客的行為」,這篇依然是介紹「目標對象」報表,這次帶你一探究竟的是-訪客使用了什麼樣的技術來到我們的網站。我們知道影響訪客是否會再度造訪我們的網站的因素除了網站內容是否符合訪客的期待、是不是常常有更新之作之外,介面的設計也是會影響訪客是否想要再度回到我們網站,或者,馬上就離開我們的網站。
最近越來越多人重視UI(User Interface, 使用者介面)、UE(User Experience, 使用者經驗),會影響到訪客瀏覽網站的任何技術上的因素,例如:瀏覽器版本、作業系統、螢幕解析度、螢幕色彩、Flash版本和Java支援等,都有可能影響訪客是否會再度回到我們的網站,或者離開網站。
我們無法照顧到每一位訪客,但可以參考平均值來調整網頁的設計,底下就來看看這份「技術」報表可以為我們帶來的資訊有哪些。
瀏覽器與作業系統
此報表列出訪客進入您網站時所用的各種瀏覽器及其執行系統的其他設定 (作業系統、螢幕解析度、螢幕色彩、Flash 版本和 Java 支援)。
這些資訊對網站決策的制定都很有幫助。舉例來說,如果訪客的螢幕解析度大多為 1024 x 768 以上,您就可以把網頁瀏覽空間設計的大一點。瞭解訪客使用哪些瀏覽器以及是否使用最新的 Flash 版本後,您就能配合最大的客群調整測試內容。
另外,您也可以查看不同設定所帶來的收益或交易佔總數的百分比。方法很簡單,只要按一下 [電子商務] 分頁,然後在扇形圖上方 [佔總數的百分比] 選單中做選擇就行了。用這個方式查看數據,您就能瞭解某項技術的愛好者是否較常消費 (例如,某個瀏覽器只有 20% 的訪客使用,但他們所帶來的收益就佔了總收益的三分之一)。
瀏覽器
透過這份報表我們可以瞭解進入我們網站的訪客使用的瀏覽器是那些以及相關的數據。我相信我們的網頁設計師都會幫我們做好跨瀏覽器的設計,而且也符合W3C的規範!(如果沒有,那可能就不專業了點…)
如果想知道各個瀏覽器的版本,請點擊想要看版本的瀏覽器名稱,或者,使用次要維度「瀏覽器版本」。
切換「主要維度」,就可以查看作業系統、螢幕解析度、螢幕色彩、Flash版本、Java支援(在其他裡)。
作業系統
各個作業系統有各個的規則,也有些可能不支援的狀況,我們可以將這些報表跟網頁設計師做討論。
螢幕解析度
透過螢幕解析度可以知道判斷大部分訪客使用的螢幕解析度為多少,而設計部門就可以參考這份報表做為日後網站更新架構設計與空間規劃的依據。
螢幕色彩
Flash版本
如果網站上有很多Flash,一方面要參考其他報表是否適合放置Flash,一方面要考慮訪客使用的Flash版本問題。
Java支援
透過Java支援可以考慮是否在我們的網站中放入大量的Java程式。
網路
這份報表會列出訪客進入您網站時所用的服務供應商和連上的網域。
加入次要訪客維度 (如「國家/領域」),您就更能掌握服務供應商甚至是訪客的所在地。
瞭解訪客所用的服務供應商可讓您設計出更流暢的網站內容。舉例來說,如果您的網站提供影片內容,而您發現訪客所用供應商的連線速度有快有慢,就可以讓訪客自行選擇影片畫質 (720 像素和 360 像素)。如果訪客所用供應商的連線速度大多很快,您就可以提供高畫質影片,搭配解析度較高的圖片和品質較佳的音訊壓縮格式。
從訪客的技術-瀏覽器、作業系統、Flash版本等可以推估我們網站主要訪客的習慣,藉由這些數據,改善我們的網站設計,使我們的網站內容更流暢。訪客的使用經驗好,使用者介面設計也不錯,剩下的就是網站內容的經營了!
透過上一篇的「目標對象背景」,我們可以使用「地理位置」報表與「語言」報表了解我們的訪客背景,是從哪個國家、哪個地區來,使用甚麼語言。也可以找出潛在的市場以及檢視現在市場的廣告活動狀況。
這篇,要延續目標對象報表的內容,繼續來研究訪客對於網站內容是不是有興趣及繼續瀏覽下去,訪客是不是會一再的回到網站。透過訪客的行為分析,可以了解網站內容的經營是否正確,有沒有合訪客的胃。
上一篇文章提到「目標對象總覽」可以讓我們快速了解網站訪客的行為、地理位置與系統技術。目標對象總覽報表雖然能讓我們即時的查看網站的趨勢變化,但內容過於精簡。若我們網站的訪客來自四面八方,或是我們的服務有地域的限制,想要找到「對的訪客」就不能單單只靠目標對象總覽報表。
我們總是會想要找到「潛在的客戶」,或是找到「對的客戶」,透過「語言」報表、「地理位置」報表,我們或許能從中找出有價值的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