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對象報表,讓我們知道網站上訪客的背景、所使用的相關技術以及行為等數據,透過這些資料可以改善我們網站的版型和架構。有了訪客背景及相關資訊之後,接者我們要開始進行網站的流量分析、內容分析、轉換分析。
接下來的幾天,按照Google Analytics(分析)的排列,要介紹給大家的是--「流量來源」。
瞭解網站流量的來源,您就能決定廣告和網站最佳化的重點。
沒錯!
如果我們能了解網站流量的來源,我們就可以更精準地投放廣告在對我們網站有效益的來源之處,提高廣告活動的效益,可以知道網站內容與廣告訴求是否一致,也可以了解網站優化、最佳化的地方是哪裡。
流量總覽
使用者如何找到您的網站?您可以使用「流量來源」區段來評估推薦連結、直接流量、隨機 (免費) 搜尋關鍵字的成效,然後據此自訂廣告活動。評估流量來源的成效時,建議您參考下列指標:
- 若要評估您的網站和內容對訪客的吸引力,請參考:單次造訪頁數、平均造訪停留時間、跳出率
- 若要評估轉換成效,請參考:目標轉換率、單次造訪目標價值
- 若要評估電子商務成效,請參考:收益、電子商務轉換率、單次造訪價值

流量來源包含五大部分,這些之後都會分別跟大家介紹:
- 來源
- 搜尋引擎最佳化
- 社交
- 費用分析
- 廣告
流量來源總覽
跟目標對象總覽一樣,流量來源總覽也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趨勢圖」
沒錯,一開始看到的依然是最近一個月(預設值)的訪客趨勢變化。
點選趨勢圖左上的[進階區隔],可以從下拉式選單選擇查看不同的區隔數據,例如:新造訪、回訪者、行動裝置流量、造訪、直接流量、推薦連結流量、搜尋引擎流量等數據。
如果把滑鼠移到趨勢圖中間,可以看到每天的造訪量。或者可以在右邊兩個紅框裡選擇想要的區間範圍,切換區間、更改時間範圍來查看數據。
寫到這突然想到之前寫過的一篇心得:如果每月流量大於1000,可以每月評估一次。如果每月流量小於1000,3個月評估一次就好了。沒必要斤斤計較今天3比昨天4人怎麼少了1人。
想要觀察每一天的網站流量變化,不如把區間範圍拉長到一個月、一季、一年,再選擇是要以週或是月來觀察訪客的趨勢變化,這樣的分析或許會比較理想(提供給各位參考)。
總是會有少流量的時候、例如:國定假日。

如果網站上的產品、服務有季節性,哪在趨勢圖的部分可以明顯的看出來。其實就算我們甚麼都不做,還是可以看出一些趨勢,例如訪客趨勢跟著工作日走動,六日較低。

第二部分-「各媒介的比例」
這邊使用圓餅圖呈現各媒介的比例:分別是搜尋流量、推薦連結流量、直接流量以及廣告活動(如果有這項追蹤設定)。可以先初步了解,網站的主要流量來源是哪個管道來的。關於細項,在這邊就不先說明了,如同前面說的之後會個別介紹。
(順帶一提,Google Analytics有小幅度的版面更新,以前的圓餅圖是靠左邊,現在置中了,而且還有外圈線條突顯是哪一個流量)
通常講到流量來源比例這裡,應該會有人想問:請問這些流量來源的比例要怎樣才是好的?
有前輩說:理想比例應該是一比一,三分天下,賓士型。因為直接流量、搜尋流量、推薦連結流量可以看待成:網站的知名度、忠誠度、被推薦的程度、以及網站SEO是否做得好。
我也覺得三分天下是個理想的比例。但我們可以輕鬆一點的來看待流量來源的比例,加上[期間範圍],不同的期間範圍內,可能會做不一樣的事情,或者發生了甚麼事情,那流量比例可能就會有所調整。

關於流量來源
來源:每個網站的推薦連結都有一個原始出處,又稱「來源」。可能的來源包括:「google」(搜尋引擎名稱)、「facebook.com」(推薦網站名稱)、「春季電子報」(電子報名稱) 和「直接」(訪客直接在瀏覽器中輸入您的網址或使用書籤連上您的網站)。
媒介:網站的推薦連結也會有各自的媒介。可能的媒介包括: 「隨機」(免費搜尋)、「單次點擊出價」(付費搜尋)、「推薦連結」(推薦連結)、「電子郵件」(您建立的自訂媒介名稱)、「無」(直接造訪)。
第三部分-「簡易報表」
這邊依照主要流量來源分為三個小部分:搜尋流量、推薦連結流量以及直接流量。
搜尋流量的底下可以初步看到關鍵字、相符的搜尋查詢、來源三個維度的資料(一樣是只有造訪的數據資料,想看完整報表,可以點及右下方的「查看完整報表」。)
- 關鍵字,訪客在搜尋時用了哪些字詞找到我們的網站。
- 相符的搜尋查詢,有關鍵字廣告時才會有資料,訪客那些搜尋查詢和我們的關鍵字清單相符。
- 來源,是那些搜尋引擎(例如:yahoo、google、ask‧‧‧等等)。

推薦連結底下可以看到的是來源,指的是訪客透過那些網站連到我們的網站。

最後是直接流量,會被記為直接流量的情況有很多種,例如:訪客直接key網址、從我的最愛點擊連結‧‧‧等等情況,後續再直接流量的章節裡會在說明。
而這邊維度資料是:到達網頁。紀錄訪客到達網站的第一個網頁是哪個網頁。
到達網頁對於網站分析是相當重要的部分,這攸關到訪客是否願意繼續瀏覽我們的網站。到達頁面,顧名思義就是,訪客到達網站的網頁,第一個接觸到的網頁。如果到達網頁不是訪客所期待的內容,那流失訪客的機率就很高了!我們可以依照到達網頁的數據資料,來設計我們的網頁內容,或者檢討網頁的關鍵字是否正確‧‧‧等等,改善網站內容或架構設計。

如果有設定廣告追蹤,在直接流量的下方會出現廣告活動。
以上就是流量來源總覽介紹,謝謝收看,我們下回見!